7月31日,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主辦的四川省機器人產業供需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辦。本次活動以標志性產品為牽引,旨在加快建強我省機器人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活動上,首批四川省機器人產業機會清單正式發布,并舉行了包括省級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在內的多項簽約。
記者了解到,首批四川省機器人產業機會清單由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牽頭,聯合成都硬科技聯盟、成都市機器人產業協會、綿陽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等單位發布,包含應用場景、重點產品、技術需求、創新平臺四張子清單。其中,應用場景清單重點面向工業、公安、民政、文旅、衛健、 應急等相關領域進行征集,共收集整理194個場景。重點產品清單采用自愿申報、擇優選錄的方式,面向全省機器人企業征集,第一批清單共選錄120個產品,整體反映出我省機器人產業以成都、綿陽為主承載地,其他市(州)協同支撐的產業格局。技術需求清單共35條,涉及20余家機器人企業,需求廣泛分布于智能算法、關鍵零部件、外觀設計等層面。創新平臺清單共10條,涉及的創新平臺包括四川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創新中心等。
簽約環節,長虹電子、四川具身智能、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8家單位共同開展省級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聯合揭榜簽約;省機械院與四川具身智能、西南交大與運達科技、都市農業研究所與成都樸為科技等6家單位開展機器人技術聯合攻關簽約;博恩思與省腫瘤醫院、天鏈機器人與綿陽高新區公安分局、四川農大與四川天馬山農業公司等6家單位開展機器人應用場景供需簽約。
活動還設置了企業創新成果及需求發布、機器人產品展示等環節,各類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同臺亮相,智能化程度與創新功能引人矚目。
據了解,我省機器人產業發展蓬勃,在人形機器人環境感知、運動控制、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初步形成了機器人“整機+部組件”的產業鏈體系。我省企業研制的人形機器人已在長虹家電柔性生產線開展物料搬運和掃碼貼簽等測試;我省企業研制的電磁制動器融入國際機器人配套體系;我省部分企業已成為國產工業機器人控制器主要供應商。此外,我省機器人產業人才培養也走在前列,已有40余所高校開設機器人相關專業。(來源:四川經濟網)